提起稠油泵,很多人腦海里會浮現“力大無窮”“無堅不摧”的印象。的確,在高溫高黏度的“瀝青湯”里,能把原油連續不斷地舉升到地面,全靠它內部一套精密的“組合拳”。下面拆解一臺典型的雙缸往復式稠油泵,看看哪些零件在“負重前行”?
一、動力端
1.曲軸:合金鋼整體鍛造成“幾”字形,兩端主軸承由滑動改為滾動,可承受一定數值的沖擊載荷;軸頸表面激光熔覆鎳基合金。
2.連桿大頭瓦:采用鋼背-銅鉛-巴氏三層復合軸瓦,中間布滿油槽,形成微量油膜,避免“燒瓦抱軸”。
3.十字頭:整體球墨鑄鐵,表面噴涂聚醚醚酮(PEEK)涂層,摩擦系數降至0.15,讓往復運動不再“啃導軌”。
二、液力端
1.泵缸:雙金屬復合結構。外層鋼承壓,內層高鉻鑄鐵抗磨,內孔表面電火花微坑化處理,形成儲油“小油庫”,降低黏著磨損。
2.柱塞:表面噴焊鎳基碳化鎢,相當于給柱塞穿上一層“鎧甲”。
3.閥組:采用“錐形環流+彈簧預緊”結構,閥盤材料改為鈦合金,重量更輕,關閉滯后時間縮短,回流體積減少,直接提高泵容積效率。
4.密封系統:主密封由五組V形夾布橡膠加一組反壓唇形PTFE組成,形成“階梯降壓”,可把出口壓力逐級泄至常壓,外泄漏量滿足環保要求。
三、輔件
1.伴熱夾套:泵缸、閥箱外壁鑄有中空腔,通入導熱油,使泵內溫度保持正常,稠油黏度驟降,吸入效率提升。
2.沖洗閥:每次停泵自動向液力端注入輕質柴油,清除殘留稠油,避免“冷凝固缸”導致下次啟動扭矩飆升。
3.在線監測:在曲軸、十字頭、泵缸分別安裝振動、溫度、壓力傳感器,能提前預警故障。
正是這些看似冰冷的零件,組成了一臺完好的稠油泵。動力端把電能變成往復機械能,液力端把機械能變成液壓能,輔件則負責保溫、沖洗和“體檢”。三者協同,讓高黏、高含砂、高腐蝕的稠油也能被高效、安全、環保地舉升到地面,為稠油油田持續“輸血”。